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 陕服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9-01

陕服新闻网讯(李文斌)9月1日,开学第一天,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万名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课,教育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午,专家、教授给师生上高水平开学第一课

9:00到10:00,著名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毓洁教授为师生作了《百年大党铸就辉煌 赶考新路续写华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体会》讲座。10:00到11:30,资深思政专家、党委宣传部部长严建会教授为师生作了《牢记历史 把握大势 为民族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讲座。

两位专家的讲座,牢牢把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要求、重点内容,立足学校、学生实际,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深挖教育系统红色资源“鲜活教材”,极具吸引力感染力,运用科学、开放、创新的方式方法启智励行。讲座红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专业水准非常高,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方法和遵循,为我们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自信,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传承红色基因 ,自觉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装。

下午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实践活动

下午,各教学单位根据报备方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实践活动。

学校董事长为开学第一课致辞

镐京集团董事局主席吕明博士专门来到直播教室,看望师生,并为全校师生作了开学第一课致辞。董事长希望全校师生继续发扬陕服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建设有陕服特色的新时代无边界幸福大学。

副校长主持直播并做总结讲话

副校长吴俊林教授主持直播并作总结指出,陕服万余名师生在152个课堂线上、线下同上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课,共享著名专家教授的高质量精品课程,是我校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有力举措,学校将继续加大思政育人力度,坚定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学校党政领导亲临直播现场观摩

党委书记温锋教授、常务副校长李望国教授、副校长李宗领教授、唐明晰教授、校长助理刘继兵、翟岁兵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E1-4直播教室现场观摩开学第一课。

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按疫情防控要求,每个教室不超百人,各教学单位按专业、班级组织了152个分课堂,全体师生在教室观看了直播。

部署早,方案实,红色主题鲜明

开学前,学校按照省教工委、教育厅要求,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吴俊林教授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安排开学第一课工作。会后,学校对于开学第一课做了安排、发了通知,要求马院、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要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工作。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内容分为全校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及“开学第一课”实践活动两部分内容。


附:《百年大党铸就辉煌 赶考新路续写华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牢记历史 把握大势 为民族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牢记历史  把握大势  

为民族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严建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

今天开学第一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颜毓洁教授和我主讲,刚才颜教授第一讲,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我听了以后深受教育,相信在座各位一定也很满意。

下面由我做第二讲,我讲的题目是: 牢记历史 把握大势 为民族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各位同学!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大学对于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和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和义务、自由和纪律、友谊和友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思考并实践,而进行这些思考和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懂得我们民族的历史、党的历史,必须了解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历史方位,知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同学们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在同学们人生重大转折的关进阶段,弄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弄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人生道路的步伐,从而到达理想的人生彼岸和辉煌的人生顶点。

一、知晓历史,把握未来

(一)知史爱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未来的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世界几大古老文明的相继中断,唯有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来没有中断过。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GDP一直领跑世界,占世界30%。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抗争,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伟大建党实践和百年奋斗实践中,党形成并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50余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得到了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版图,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写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依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中国人民基于切身体会所确认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100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二)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应该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牢记总书记嘱托,当代大学生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三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让自己从党史中汲取成长成才的营养和力量。

一是从党的不懈奋斗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实践伟力

百年党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近代不断走向衰落的屈辱历史走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广大青年学生要通过学习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时刻铭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中汲取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不负青春,奋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从党的为民服务史中涵养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基因,倡导了文明进步的道德形式,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道德立场,充满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道德使命感。广大青年学生要通过学习党一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的为民服务史,从中汲取共产党人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奋斗。

三是从党的理论创新史中汲取开拓创新的思想伟力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同学们要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从党的理论创新史中汲取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四是从党的精神锻造史中汲取成长成才的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同学们要通过学习党的精神锻造史,汲取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并将其内化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步稳力沉,永不懈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民族、国家、政党形成和发展的真实记录,凝聚着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百年党史,镌刻着振奋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无穷精神力量。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同学们要通过学习党史,在深刻学习领悟的同时,从中汲取成长成才的精神养分,以其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二、知晓变局、把握大势

同学们,我们不但要通晓民族的历史,也要知晓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史知今,方能做时代的弄潮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在大变局中应该怎么做?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研判当前国际局势及其发展态势的一个重大论断,对我们认清我国的外部环境,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大学生深入全面理解这个大变局,对新时代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至关重要。

(一)大变局的寓意何在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命题本身就蕴含着深刻寓意。首先,这里所说的“世界”是当今世界,大变局指的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而不是很早以前就发生着的事情。其次,“百年”不是具体的时间,不是“一百年”,而是泛指较长时间,至少是近百年以上,也可能是几百年。由此,大变局所指的事情一定是近百年以来未发生过的。类似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东剧变、“9·11”事件这样看上去非常动荡、惨烈的事情,都是近百年来发生的,大变局肯定与这些事件及其影响大不相同。最后,“变局”不是一般的变化,不是简单量的变化,而是能导致“破局”和“立局”的趋势性变化。

(二)大变局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当今世界处在总体和平的状态,因此这个大变局一定是以和平的、渐近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破旧立新、改天换地。要深入理解大变局,就必须了解大变局发生的现实基础,知道大变局从何而来。当前大变局的现实基础就是现存的世界体系,它是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下面,我们对于现存世界体系的的形成做一番梳理。

1500年前后,西方大航海开启了世界近代历史,为近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一方面,大航海使地球上的不同人群连到一起,实现了地理全球化,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大航海开启了西方兴起的进程,从此,西方开始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西方运用武力、商品、资本以及宗教、法律、文化等软硬实力建立起遍及全球的殖民体系,一些古老文明被毁灭,未被毁灭的也遭受西方的蹂躏。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以主权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国际体系在欧洲形成。这个体系逐渐扩散,直到20世纪才成为世界性的体系。不过,实际运行中,大小国家是不平等的,只有大国才能真正享有主权。这是强权政治的体系。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在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马克思所说的由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启的“世界历史”出现。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扩张势不可挡,其他文明甘拜下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降临。

西方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战争。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再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强们都试图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但成效十分有限,到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1914.7.28--1918.1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9.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也带有强权政治色彩,在核毁灭的威胁下,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选择了冷战对抗,而不是会共同毁灭的热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体系发生显著变化。联合国成立开启了新的世界秩序,强权政治受到约束。民族解放运动终结了西方殖民体系,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在以往的世界体系中,世界格局都是多极的。只有雅尔塔体系中的世界格局才是两极的。20世纪90年代苏东发生巨变,苏联及东欧国家放弃社会主义,苏东剧变终结了两极格局并出现“一超多强”格局。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试图打造单极世界,而其他大国则主张多极化。从发展态势来看,多极化在不断推进。

(三)大变局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当今大变局是在现有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发生的,“变”的只是体系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这些变化已经发生了,只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正加速发展,并且到了一个重要节点,即将要引起“破局”和“立局”的节点。

第一是经济全球化之变。一方面,全球化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更加迅猛。信息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新高地,数千年未有。信息化使全球化如虎添翼。另一方面,原来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西方大国,有些丧失了推动全球化的动力甚至出现逆全球化浪潮。这是数百年未有的现象,将为全球化带来不确定性。不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都支持全球化,愿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全球化有可能出现新面貌。

第二是世界经济格局之变。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5%,发展潜力巨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长期高于发达国家。量变必定导致质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南升北降”提速。按平价购买力计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与“南升北降”相应,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也出现显著变化,东亚已经分别超过北美和欧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中心,太平洋世纪到来。这是继20世纪末美国超越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之后的又一次世界经济地理变局。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相伴随,新兴经济体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往几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是西方国家唱独角戏,而这次则不同,发展中国家有了重要一席之地。

第三是世界文明格局之变。西方国家秉持“西方文明优越论”,试图用西方文明一统天下。然而,随着非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不断壮大,非西方文明的复兴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印度人民党领导下的印度也更加重视发展民族文化。

第四是世界政治格局之变。经济格局变化必然带来政治格局变化。二十国集团的崛起表明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西方不可忽视的力量;金砖集团(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由概念变成现实,体现了发展中大国加强团结协作的意志,也反映了它们的自信。在非西方化的促动下,发展中大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上升,多极化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第五是世界秩序之变。世界格局变化往往导致世界秩序变化。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集团是以联合国为载体的世界政治秩序的补充,将对世界政治秩序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作为世界经济秩序重要载体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开启了西方国家不情愿的改革,两个机构都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秩序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是西方兴起以来的首次。世界秩序变革的序曲已经奏响。

第六是全球治理之变。在以往的全球治理中,西方国家一直是关键主体,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目前,作为西方世界领头羊的美国却失去了推进全球治理的动力,甚至频频制造“退群”事件。这是数百年未有的新情况。但是硬币的另一面,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壮大,它们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角色,从而导致全球治理主体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全球治理机制、理念、规则等一系列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拉开帷幕。

从上述大变局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变局只发生在世界体系的某些方面尤其是世界格局方面,而世界体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时代主题并没有改变。在这个大变局中,以社会信息化为助力的全球化新阶段是大变局的物质基础,世界格局变化是大变局的核心内容,世界秩序之变和全球治理之变能够往好的方向演进是大变局最让世界人民期待的方面。

(四)中国在大变局中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在大变局中的表现非常抢眼。在世界格局变化中,中国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如今,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短短几十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家,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这将对于西方在国际关系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造成重大冲击,并且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中国既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又是主张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更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一直充当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和改革者、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主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愿意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可以看出,中国的作为加快了大变局的进程。尤其是,中国的作为极有可能促使大变局朝着世界人民所希望的方向演进。回顾历史,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再到冷战结束后所谓“美国霸权”体系,都是以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既缺乏公正合理性,又难以有效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中国一直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要做一个不同于西方大国的新型大国。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体系良性演进指明了方向。

(五)大变局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确定性。世界大变局肯定会给世界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既有可能使世界更加美好,也有可能使世界重现动荡甚至战乱。在大变局中,最为不确定的因素是西方大国特别是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美国能否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理性应对大变局,实现“优雅体面地霸权衰落”是决定大变局进程的重要因素。当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美国有可能释放的负能量只能延缓大变局的进度,不会决定大变局的方向。

对中国来说,大变局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挑战主要来自于大国战略博弈。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且美国的综合实力仍然强于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应对好美国的战略竞争压力,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此外,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和治理体系改革过程中,能否确保不战略透支,也是对中国的一个重大考验。

大变局给中国带来的机遇更应值得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大变局时通常都与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联系在一起。回想100年前,先是八国联军联手侵华,后是巴黎和会使中国遭受屈辱。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堂堂正正的世界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曙光初现,中国的世界地位举世瞩目。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短短几年间就硕果频现。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运转良好,就连美国的反华政客都难出微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都带有全球治理机制的功能,它们由中国倡导并推动,这也是数百年未有的景象。如果联系到一些西方国家顶住美国的压力加入进来,就更显示出当今世界的人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倡导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浪潮,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可以想见,随着大变局的演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更为密切,中国的外部环境也会进一步改善。

在世界体系演进过程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由运动到制度,由一国到多国,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一支重要力量。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世界历史”虽然总体上还处在“资产阶级时代”,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成为影响世界体系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是维护和平的力量,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在苏联东欧剧变后跌入低谷,但并未迎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所谓“历史的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能够在世界大变局中表现不凡,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着密切关系。从这个角度说,大变局也给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提供了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世界历史”的“无产阶级时代”尚未到来的前提下推进“世界历史”演进的阶段性目标,它有利于“世界历史”向着“无产阶级时代”演进。

(六)当代大学生在大变局中应该怎么做

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对变革最敏感、最容易陷入困惑的群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中国青年有必要坚持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对当前“大变局”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把握,并重新思索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历史地看待当前“大变局”。放眼人类历史长河,几乎每一部历史都是由变革推动并组成。如果我们坚持历史思维,从不同历史维度去看待当前“大变局”,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其源流和脉络。一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演绎了纷繁复杂的王朝更替和治乱循环,一部社会主义五百年运动史记录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的艰辛探索,一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铭刻了我们党由弱小到强大、从革命到执政的伟大转变,一部新中国七十余年发展史展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重塑了中华民族求新求变、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的“大变局”既不是凭空出现,也不会无踪可循,将其放置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社会主义五百年运动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中国七十多年发展史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中去考察,不仅会让当前“大变局”呈现出多重认知面相,也能增强我们应变、处变的信心和底气。

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辩证地看待当前“大变局”。大变局下的事物发展往往波谲云诡,扑朔迷离。如果我们坚持辩证思维,从“危”与“机”、国内与国际、“变”与“不变”等多个层面去看待当前“大变局”,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其实质与内涵。从“危”与“机”层面来看,当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余年前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截然不同。百余年前的“大变局”更多折射的是中国因落后挨打而被动开启的古今之变,且“危”大于“机”;今日之“大变局”更多凸显的则是由中国等新兴大国力量主动融入全球格局所引发的中西之变,且“机”大于“危”。从“变”与“不变”层面来看,尽管全球当前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从总体来看,人类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中国政府和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努力也没有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透过对当前“大变局”历史、辩证地考察和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大变局”下的人生际遇和人生责任也就更加清晰起来。如果说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大的人生际遇,那么见证并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大的人生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想切实把握好这一人生际遇、履行好这一人生责任,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做好顺变应变的思想准备。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变”并不陌生,比如,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导我们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大变局背景下,“变”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和社会常态。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应回避、惧怕变革,而应正视、接纳变革,随时做好顺变应变的思想准备。变革有时会带来机遇和平台,有时也会产生风险和挑战。即便面对风险和挑战,新时代中国青年也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向险亮剑,以这次疫情防控中的优秀青年为榜样,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二是坚定接续奋斗的行动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矢志追求的伟大梦想,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接力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中国青年应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从前辈们手中接好接力棒,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舍我其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积极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持续跑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好成绩,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和民族重托的人生答卷。

三是保持理性包容的开放胸襟。“大变局”背景下的网络生态愈加复杂多变,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理性思考、文明发声,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传播青春正能量。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世界各国危机应对和治理效能的集中大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观察和评鉴中明辨是非、恪守正道,并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尽管疫情蔓延导致在全球一些地方滋生出隔阂和偏见,但新时代中国青年依然要有家国意识和天下情怀,传承好中华文化所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始终保持包容开放的胸襟,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和贡献中彰显大国青年风采。

四是珍惜大学时代,为贡献民族复兴事业积蓄强大力量。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生的灌浆期。每一位同学都要胸怀大志,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练就成就事业的真本领。首先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次,要加强法治修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第三是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第四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为民族复兴事业努力奋斗的人。

如今,“大变局”的时代帷幕已经开启,复兴路上的冲刺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期待,同学们更加珍惜这个时代,更能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用接续奋斗和顽强拼搏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百年大党铸就辉煌 赶考新路续写华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颜毓洁





类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