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研学 | 2021年十大理论热点发布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1-16

编者按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党的创新理论也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四川日报社、川观智库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联合发布“2021十大理论热点”,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学习和思考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

去年底,我们通过对中央和省级重要媒体理论版面、网站2021年的数万条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同时征求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四川省委党校、四川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初步确定20个理论热点。此后,在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客户端发起问卷调查,邀请读者和网友从20个理论热点中选出10个自己最关注的理论热点,问卷还定向邀请了25位知名专家学者和25位各级党政部门负责人、国企和学校负责人填写,最后综合相关信息确定“2021十大理论热点”(排名不分先后)。

我们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十大理论热点逐个进行阐释解析,回顾其在2021年出现及发展情况,阐述其主要内容、理论渊源、现实背景、重大意义、理论创新点,同时提出需要理论界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和在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为大家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帮助。

01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重大理论题目,2021年热度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列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的第一条。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021年,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开展了扎实而深入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党的领导”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党的领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四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路径、方式;五是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六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等。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认知。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首先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针对一些部门和地区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不断推进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党中央权威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力保证了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加强。

虽然理论界持续关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课题,围绕“坚持党的领导”构建的理论体系日益成熟,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比如,怎样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提升党的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党的领导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工作重点有哪些;如何确保党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如何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等。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应善于觉察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重点解决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的问题,坚决反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反对口是心非、擅自行事。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负有党内监督职责的组织,要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查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行为,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田坤)

02两个确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定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赢得了人民的真诚拥戴。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正式提出“两个确立”,体现了人民选择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必然性。

大国需要大党,大党需要核心,习近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伟大征程需要伟大思想的指引,实现伟大梦想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众望所归的指导思想。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党的领导才有保障,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要”在我们思想认知的高度认同,“重”在付诸实际行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确立”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从思想自觉、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的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学思践悟中贯彻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梳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达到的新高度;研究这一思想是如何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阐释这一思想是如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我们要从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中,更加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意义上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贯彻“两个确立”也是检验我们对党绝对忠诚的试金石,锻造我们增强“四个意识”的基本功,提高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必修课,确保我们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刘须宽)

03伟大建党精神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要论述,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底,仅半年时间,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建党精神”的相关文章,就达近1500篇,平均每天就有7.5篇文章在研究阐释,可见其热度之高。

理论界对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理论点的关注,主要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展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少学者具体分析了这32个字的内涵和逻辑,认为其各自突出的重点有所不同,蕴含了党的理想信念、行动指南、根本宗旨、政治品格等,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分别从理论、历史、实践不同的维度展开。从理论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特质,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斗争性、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决定的。从历史逻辑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并且弘扬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实践逻辑看,之所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需要。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看,在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理论界普遍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在伟大建党精神提出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并着重对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科学内涵作了阐释。据不完全统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有90多种。这么多的精神,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都属于同一个精神谱系,有何共同特征?源头又在哪?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而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并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如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仍须深入思考。比如,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功能作用,需要进一步通过大量的史实、案例来加以说明,以增强其说服力,而不是仅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证。如何在新时代把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到党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中,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弘扬路径的建构,不仅是思想上的认同,而且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更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伟大建党精神落地生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方涛)

04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明确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这是我们党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结晶,是对当代中国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高度概括,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的民主理念不同于西方的虚伪的所谓“程序民主”,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保障的真实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直接体现为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新的伟大创造。民主既是理念,又是形式,更是内容和实质。民主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人民充分享受民主权力、参与政治过程、行使政治权利的全过程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对民主的一种保证过程,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新时代要不断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政治生活的需要。理论上,需要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等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举措、步骤等的有机统一。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党的领导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过程当中,要注意处理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本质之间关系,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当中尽可能体现和反映人民民主的本质,通过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人大的体制机制,支持人大在广大基层开展广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保障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沈阳)

05两个结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结合”的新论断。这个新论断表明,新征程上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结合”新论断突破了长期沿用的“一个结合”表述,引发了理论界对二者的关系、“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首次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讨论。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党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规律的总结,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最早提出的“一个结合”的深化、拓展。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并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新命题。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结合的对象具体化了,避免了一些人把具体实际狭隘理解为现实实际的问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相结合的必要性,也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之有效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5000年文明走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的独特国情,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激活、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所以,强调“两个结合”,尤其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有中国的气派、风格、神韵,也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两个结合”的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如,如何从“两个结合”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如何从“两个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力量,激活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成分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要素成分?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陈志刚)

06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作为2021年的理论热点,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取得的新进展、作出的新部署。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劲按下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启动键。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现实背景和重大意义。共同富裕是人类古老而长久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绵绵不绝的内在恒久动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五百年永恒的执着,它一开始就深植于那些伟大的社会主义先行者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妙的天才设想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胸怀两个大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历史大势深刻洞察基础上,对时代的主动回应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民情,作出的事关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和长远谋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础。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系统工程,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总之,我们要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要加强顶层设计,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单超)

07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021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无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又一个标识性概念。

现代化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一样,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步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上明确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三步走”战略步骤;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安排,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拥有14亿多人口,而且是整体迈入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强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世界上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秉持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又博采其他发展模式之众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问题的种种悖论,在缔造人类现代化中国奇迹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丰富了对现代化的认知,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同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需热议之余的冷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特殊规律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普遍规律和西方现代化一般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等深层次问题,还须理论界加以深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贺新元)

08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论断既有着深刻的学理依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更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基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产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后,学术理论界召开了多场研讨会进行深度研讨。学者们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由来、丰富内涵、主要特征、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多维度阐释,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认为,对于文明的理解,必须把它同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标示人类社会开化状态和进步状态的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来的。它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而不是别的什么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中华民族的,是社会主义和中华文明的统一体,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

人类文明新形态包括中国和世界发展两个方面,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它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服务于少数人利益的狭隘性,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发展、和平发展,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为各国政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新思路,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新力量。

目前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是研究议题和研究空间还有待拓展。比如,还应该从比较视野阐释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本质不同;从人类文明大视野阐释清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地位、根本特征和显著优势;从唯物史观视野重点揭示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和扬弃。同时,在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时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吸收借鉴和独立自主的辩证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任洁)

09坚持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凝练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

围绕坚持自我革命课题,2021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学者普遍认为:其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其二,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政治品格,党的性质宗旨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所在,党的初心使命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动力来源,党的科学理论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其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四个伟大”,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历史性成就,造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显著特点。

科学认识自我革命的思想内涵,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把握。一是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上认识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自我革命”概念,是在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他强调,要勇于自我革命,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二是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上认识自我革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2019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论述了“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问题。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三是从保证社会革命的意义上认识自我革命。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昭示了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坚持自我革命,理论上,要深入研究和回答好如何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形成的关于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组织、作风、肌体,等等。实践上,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是必须明确我们党没有任何私利,坚决驳斥“党有自身利益”的错误主张。二是不忘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三是彰显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四是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只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才能使党真正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始终成为新时代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戴立兴)

10碳达峰碳中和

面对全球气候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力争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后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在面临的一场硬仗。2021年作为这场硬仗的开局之年,双碳成为党中央工作的重点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3月,党中央将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研究实现双碳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随后围绕双碳的“1+N”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双碳是我国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双碳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引起学界热议:一是如何科学认识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与内在逻辑;二是如何看待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三是如何理解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这三个方面的讨论,需要明确三点认识:一是双碳目标如期实现需要进行系统谋划,科学有序地推进。二是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科学论断展开,无论是在完善顶层设计中强调基层探索,还是在具体落实中针对某些地方“运动式”减碳的深刻反思,都在强调双碳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双碳工作中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三是双碳目标在核心内涵与实现条件上与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高度一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绿色是其鲜明底色和普遍形态,当前围绕经济和能源绿色转型而展开的双碳工作,将从创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开拓绿色发展新模式两个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四梁八柱”体系,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日渐清晰,双碳工作正在稳定有序地推进。但是,这一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比如,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更好地激发各参与主体进行碳减排积极性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等。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三个实际问题:一是,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短期内能源总需求还会增长,同时我国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结构,短期内传统能源的清洁转型仍是双碳工作重点;二是,如何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来支持产业的绿色转型,获得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三是,在考虑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基础上,如何做到全国一盘棋,合理规划各地区的减排责任与实施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杨静)


审核:秦风

核发:李文斌

类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