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刊登我校菅建伟副教授文章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6-28


高校应善用疫情防控等社会实践助推"大思政课建设“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菅建伟  2022—06—27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他还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一重要论述为学校上好“大思政课”提供根本遵循。当前高校应充分聚焦和善用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及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等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生动社会实践,将其转化为鲜活的“大思政课”素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全过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范式的创新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拓宽思政课实践场域。“大思政课”打破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单一模式,创新思政课实践形态,从内容、途径、载体等方面对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一种推进和创新,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各类社会实践中,验证课本所学原理,感悟生活真谛;在对社会现实的困惑中寻找答案,从而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中国人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持续不懈的努力实践,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及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无疑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真实的实践场域,为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了建构和审视其意义和价值的时代坐标,充分激发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大思政课”之大还在于育人主体之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一论述体现大思政教育观,为厘清“大思政课”的育人主体指明方向。学校、家庭和社会成为协同育人的相互支撑性力量。在学校层面,“大思政课”蕴含着“三全育人”理念。其中,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以外,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后勤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等都有育人职责。此外,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者们、冬奥会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及台前幕后的志愿者们都是开展“大思政课”极具有说服力的育人主体。高校各部门应认真梳理该职能部门与学生受教育、管理、服务之间关系,充分挖掘其岗位育人因素,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集体联动,把疫情防控工作、基层脱贫攻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在社会层面,公众舆论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疫情防控的大课堂中讲好讲活中国故事。充分聚焦和挖掘各级政府部门统一决策部署,指派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免费送菜入户,保障群众居家期间基本生活需求的感人故事,激发社会大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利用网络媒体搭建起公众表达真实情感的渠道和平台。公众对发生在身边真实社会事件的社会反响往往对学生价值观起到影响作用,为学生感悟百年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供生动案例支撑,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堂上“干巴巴、没有生命力”的理论讲授。此外,深处疫情下的高校青年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让其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在与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横向对比中深刻领悟到“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总结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经验中讲好基层扶贫干部、志愿者在基层一线扶贫故事,为大学生职业选择提供方向。总结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经验和学习贯彻“北京冬奥精神”,讲好我国冰雪健儿奋勇拼搏、志愿者们真诚奉献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给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的回信、冬奥会冠军们的现身说法对大学生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书写青年们成长奋斗故事的不竭动力。

“大思政课”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培根筑魂。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时,首先应关注疫情对大学生情绪情感、心理健康、认知程度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在应对疫情中成熟成长;其次,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疫情防控的历史经验,将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治党基本经验之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在亲身体悟和学理性分析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坚定四个“自信”;最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真实的疫情一线课堂上讲好思政课,引导大学生在疫情面前提高政治站位,争做疫情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健康校园的守护者。

多渠道立体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为响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疫情把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线上教学推到风口浪尖,线上教学成为开展“大思政课”的主渠道。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转化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研究和实践场域,不断践行育人新理念、创新育人新模式。这些模式因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便捷性,符合互联网时代有 “网络原住民”之称的00后学生们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较为被动的双边关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疫情防控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提出更大挑战。为满足学生对在线教学学习需求,保证教学效果: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将着眼点放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能力和责任担当精神等方面。引导学生多关注主流新闻媒体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权威报道,对违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听从管理、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等涉疫违法案件中说法不一的评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倡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加强自律,遵纪守法。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将抗疫过程中所关注的感人事迹转化为努力奋斗的动力,践行在青年一代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行动中。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将医务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在疫情防控一线冲锋陷阵、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卫生运动教育,让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大思政课”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涵养爱国情怀,培养担当意识,从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并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大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诸如弹幕、直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引入对增强“大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教师应把握历史主动,化“危”为“机”,快速适应互联网技术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趋势,借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形成线上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及时将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转化为教育资源融入线上教学,打造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线上课堂,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此外,还应加强网络宣传报道,筑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大思政课”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和评论层出不穷,往往会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学业等产生影响。尤其是疫情期间个别极端社会事件的发生,对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强烈冲击,致使学生对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错误认识,从而陷入对已有“三观”的自我否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生处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应联合起来,积极举办疫情防控专题系列线上讲座,权威准确回应学生在疫情期间对社会热点的关切和困惑,及时帮助学生疏导焦虑、恐慌、猜测等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疫情防控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B站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各高校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感人事迹和典型做法的宣传报道。通过策划“高校青年共战疫情”“疫情下的青年力量”等主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各高校师生专业所长。创作诸如微视频、动漫、网文等形式多样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教师可利用教学和科研优势拍摄优秀微课,撰写网络文章、工作案例等形式,共同守好网络舆论主阵地。持续调动师生参与疫情防控主题系列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开展校内外广泛宣传。学工团委通过云端发起疫情防控高校联学共建活动,构建起高校间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命运共同体,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清朗校园网络空间。各高校通过省网络思政中心建立的高校联防联控宣传工作群,加大对各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和抗疫故事的报道,使各高校争相成为疫情防控下网络舆情的排头兵,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汇聚起共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审核:菅建伟

核发:李文斌


类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