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设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更加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是依据当前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目标做出的科学判断:一是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是一种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它是为了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在全面判断时代环境、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旨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动力的宏观战略。二是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由不增长到增长,从缓慢增长到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向、提升发展动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倡导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三是高质量发展首先意味着增长方式的创新。要确保经济数据的精确、营商环境的优化、产品质量的可靠、资源对接的精准和配置方式的合理。要建立以智慧经济为主导,以创新、高效、节能、环保为核心,以质量主导数量为导向,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要确立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的发展观念,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高质量发展更意味着发展格局的创新。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如何高质量发展关乎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格局的形成。要积极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探索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视域下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制约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制约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民办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声誉有待改善,部分民办学校的学校文化、资金投入、育人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在党建、领导体制机制、法人财产权、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漏洞。一些民办高校领导体制机制不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财务管理混乱,暗含办学风险。另外,民办高校在内涵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不协调、对外宣传与内涵建设不协调、教师福利与队伍稳定不协调、绩效奖励与潜心育人不协调、产教深度融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加以解决。
二、推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1、加强党的建设是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教育部指出,要加强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要完善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理顺民办高校党组织隶属关系,选好配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应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董(理)事会,党组织班子成员应按照学校章程进入行政管理层。建立健全党组织与学校董(理)事会、监事会日常沟通协商制度,以及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2、引导民办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
民办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地位,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一要立足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十种能力”;二要把握重点、加强协作,统筹推进实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提升工程;三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全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还是营利性民办高校,都要将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营利性民办学校要防止过度营利倾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完善民办高校的董事会制度和校长队伍建设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董(理)事会是我国民办学校的决策机构。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体制是被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今后要不断优化董事会的成员结构和运行机制。吸纳党组织负责人、教师代表进入董事会,限定学校举办者代表的比例,提高董事会的代表性、公益性和透明度,完善董事会的议事规则,聘任、解聘校长以及修改学校章程等重大事项,需要经过2/3以上组成人员的同意方可通过。完善董事会的监督体系,董事会要自觉接受党代会、教代会、监事会等的监督。要明确校长的任职标准和要求,健全校长的产生程序,保障校长的治校权,特别是要保障校长在干部人事、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决策参与。
4、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内涵方面的问题
一是适度扩张规模与切实提高质量并重。民办高校适度扩张规模能够满足人民对于高度教育的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但是规模的扩大,不能忽视质量的提高。切实提高质量既是满足国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期盼更是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
二是以办学资源和学生进步实施对外宣传。学生发展进步就是最好的宣传,学生各项优异成绩就是最有吸引力形象展示。同时,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专业师资、就业质量、校园环境都是家长高度关注的对象,这些资源都是宣传学校的亮丽名片。
三是提高教师待遇与培养教学名师相结合。任何一所民办高校要办出品质,都必然要具备出色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名师。名师既具有传、帮、带的作用,也是一块金字招牌,有公信力的名师在对外宣传和招生方面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只有提高福利待遇,才能留住优秀员工,选拔骨干人才,培养教学名师,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奖励考核制度与自身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既然学校的办学理念离不开铸魂育人、质量第一,那么,各项奖励制度就应该以是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业进步为依据,因而要重点考察教师育人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坚韧毅力的历练、敏锐思考力的培养等等。
五是深度产教融合,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性。民办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这就要求民办院校必须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之间的桥梁,它能将离散的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迁移、理解、内化,能有效促进知识能力的转化。产教融合既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又能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确保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是民办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授、宣传部部长)
[图文编辑:吴京烨 责任编辑:张钦峰]